<rt id="fvhnq"></rt>
  • <cite id="fvhnq"></cite>
    1. <source id="fvhnq"></source>

      1. <wbr id="fvhnq"></wbr>
        1. 東營奧科制冷
          文章正文
          蘋果倉儲保鮮技術規程
          作者:管理員    發布于:2021-03-10 06:55:11
          摘要:據山東省農業廳有關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蘋果種植面積約為30萬公頃,產量約為980萬噸,是山東省第一大水果產業。

          一、蘋果倉儲保鮮技術規程

          據山東省農業廳有關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蘋果種植面積約為30萬公頃,產量約為980萬噸,是山東省第一大水果產業。山東的蘋果種植主要集中在泰沂地區和山東半島地區,泰沂地區蘋果種植相對集中,沂源縣和蒙陰縣為主產大縣,周邊各縣(市)則集中在個別鄉鎮上;山東半島地區的蘋果種植主要以煙臺各縣(市)以及青島的萊西市、威海的榮成市等地區為主。目前我省栽培品種60余種,主要品種有10多個,栽培面積80%為富士系(70%為晚熟富士)、嘎拉系8%,元帥系4%,其它8%。

          (一)采收

          具體采收時間應根據品種、產地和果實生長發育期的氣候條件,經試驗后確定,成熟度指標可根據具體的品種而定。需要長期貯藏(包括氣調貯藏)的果實,采收時果實的成熟度不能太高,要適當早采,如果該品種果實的淀粉指數分為6級,一般當果實的淀粉指數為2~3時,采后適合長期貯藏;采后即上市的鮮銷果實,可適當晚采;中短期貯藏的果實,采收時果實的成熟度介于前兩者之間。

          1、采收期與采收標準

          對于任何一種果實成熟度的確定指標均有其局限性,同一品種在不同產地及不同年份、果實適宜采收的時間可能不同,因此確定某一品種的適宜采收期,不可單憑一項指標,應將下列各項成熟度指標綜合考慮,確定果實的成熟度:

          1)果實發育期

          以盛花后果實發育的天數作為成熟指標,各產地可根據多年的經驗得出當地各蘋果品種的平均發育天數,主要品種的平均發育天數參見表1。

          1主要蘋果品種從盛花到果實成熟的平均發育天數

          單位:天

          品種

          果實發育期

          品種

          果實發育期

          藤牧一號

          90~95

          紅將軍

          140~145

          90~95

          喬納金

          135~150

          珊夏

          90~110

          寒富

          145~160

          美國8

          95~110

          華紅

          150~155

          嘎拉

          110~120

          國光

          160~165

          津輕

          120~125

          澳洲青蘋

          165~180

          紅星

          135~155

          陸奧

          160~170

          紅玉

          135~145

          富士

          170~185

          王林

          145~165

          粉紅女士

          180~195

          金冠

          135~150

           

          2)易于采摘

          果實成熟時,果柄基部與果臺之間形成離層,果實容易采摘。大部分品種的果實通過輕輕轉動或上托,果實可以很容易地從果臺枝上分離。

          3)果皮的底色及色澤

          果實成熟時,果實呈現出本品種特有的底色,底色分為:深綠色、綠色、淺綠色、黃綠、綠黃。當果實的底色由綠轉黃時,說明果實已經充分成熟。不同品種的果實在成熟時有其固有的色澤,可以通過色澤判斷果實的發育程度。果皮底色及色澤可借助標準比色卡、色度儀或感官來判斷。

          4)種皮顏色

          果實進入成熟階段后,種皮顏色由乳白色逐漸變成黃褐色,果實充分成熟時,種皮的顏色變色棕色或褐色。種皮的顏色可分為:白色、種子的尖端開始變褐、種子的1/4變成褐色、種子的1/2變成褐色、種子的3/4變成褐色、全部變成褐色。

          5)果實硬度

          果實硬度隨果實成熟而逐漸降低。果實硬度的測定方法按照GB/T 8559GB/T 10651的規定進行。每次測定隨機取10~20個果實,取其平均值。

          6)淀粉指數

          適合采用淀粉-碘染色法確定采收成熟度的主要品種有紅元帥、新紅星、金冠、粉紅女士等。

          7)主要化學物質的含量

          蘋果中可溶性固定物、可滴定酸等主要化學物質的多少也可作為衡量果實成熟度的參考指標。適合商業性采收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指標取決于品種,主要品種適宜采收期的生理指標參見表2。

          2一些主要品種采收時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指標

           

          果實內容乙烯含量低于0.2 μl/L時,果實尚未進入成熟期;乙烯含量在0.2~0.5 μl/L之間時,果實適合長期氣調貯藏;乙烯含量在0.5 ~5 μl/L之間時,果實只適合于中短期貯藏;乙烯含量在大于5 μl/L時,果實采收后應立即鮮銷。

          2、采收操作及注意事項

          避免雨天和雨后采后,晴天時,避開高溫(應在28 ℃以下)和有露水的時間采收,盡量減少果實攜帶的田間熱,降低果實呼吸強度。

          采收要求人工采摘,采前剪指甲或戴手套,穿戴合適的衣服、帽子,采果袋大小要合適。在使用梯子前,要仔細檢查是否安全可靠,梯子擺放的角度要合適,確保牢靠。確保身體的重心在梯子上。采用上托果梗的方法采摘果實,輕輕轉動或上托,果實可以很容易地從果臺枝上分離。采摘時,要做到輕拿輕放,避免機械損傷。如出現磕碰傷果時,要與好果分開。采摘后,把果實輕輕放入采果袋。采收的順序是由上至下,先外后內。部分果皮較薄、容易發生刺傷的品種(如富士),采后應將果梗適當剪短,使果梗低于果肩。把果袋中的蘋果放入果箱時,注意輕拿輕放。果箱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要清潔、無污染、無異味。蘋果裝箱時應果梗朝下,排平放實。蘋果最大裝箱深度為60 cm。用于長期貯藏或長途運輸的蘋果應根據成熟度分批采收,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種也應分批采收。分批采收宜從適宜采收初期開始,分2~3批完成。第一批先采外圍著色好的果實;第一批采收后3~5 d采收第二批,亦選采著色好的果實;余下的果實在第二批采收后3~5 d進行,一次采完,分批采收有利于提高果實品質均勻度、果品質量和產量。

          (二)分級分選

          鮮蘋果質量分為三個等級,各質量等級標準見表3,4。

           

          (三)預冷

          蘋果采后,有預冷設備條件的應利用預冷設備快速預冷,無專用預冷設備的應在蘋果采后48 h內盡快入冷庫降溫。普通冷庫預冷,蘋果在預冷周期48 h內,入庫量宜小于庫容量的20%;預冷庫預冷,蘋果在預冷周期48 h內,一次入庫量最大不超過庫容量的80%;差壓預冷,蘋果應一次入庫,入庫量應與預冷通風設備大小匹配。普通冷庫預冷和預冷庫預冷的庫溫為(0±0.5,庫內相對濕度85%~90%;差壓預冷庫預冷的庫溫應在(1±0.5,庫內相對濕度90%~95%。

          (四)包裝

          用作蘋果貯藏的外包裝可用紙箱、木箱、塑料箱等,紙箱應具有防潮功能,木箱、塑料箱等內壁應光滑。內襯塑料薄膜袋,其厚度為0.03±0.005mm,扎口與否要根據不同品種對二氧化碳的敏感程度而定。

          (五)貯藏

          蘋果屬典型呼吸躍變型果品,采后具有明顯的后熟過程,不同成熟期的蘋果耐貯性不同。早熟品種質地松、味多酸、果皮薄、蠟質少,由于在6~7月份高溫季節成熟,呼吸強度大,果實內積累不多的養分很快被消耗掉,果實容易腐爛,不耐貯藏,并且品質、風味較差,此類品種的果實一般不進行貯藏。中熟品種多甜中帶酸,肉質較早熟種硬實些,耐藏性比早熟品種好,但在一般的簡易貯藏條件下,不能進行長期貯藏。

          1、貯藏病害及防治

          貯藏病害是影響貯藏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區分為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和生理失調導致的生理病害兩類。貯藏病害的產生,既與貯藏管理有關,也與品種特性和栽培技術有關。

          1)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在果實的生長和貯藏期間,由病原菌通過皮孔或傷口侵入而引起的病害可采取預防措施加以防治。

          ——果實生長期間定期噴灑殺菌劑對潛伏侵染性病害進行控制;

          ——在采收、分級、包裝、運輸過程中所有操作要小心仔細,盡量做到無損,減少病原菌侵染的機會;

          ——入庫前剔除機械傷果和病蟲害果;

          ——包裝材料和冷藏庫預先消毒處理;

          ——分級間要經常消毒;

          ——清除果園里的病菌傳染源(腐爛果、枯枝等)。

          2)生理病害

          常見的蘋果生理病害列于表5中。

           

          2、貯藏方式及工藝參數

          蘋果的貯藏溫濕度要根據不同的品種而定,大多適宜在-1℃~0℃,最適相對濕度在85%~95%之間貯藏,對低溫不敏感的品種應控制在接近冰點的溫度,對低溫敏感的品種應控制在2℃~4℃之間。不同品種貯藏的適宜溫度及預期貯藏期限見表6。采用冷藏或氣調貯藏技術可以延長貯藏期。其中紅玉、黃元帥易失水皺皮,紅星、紅冠、倭錦果肉易發綿,雞冠果皮、果肉、果心易褐變。晚熟品種內質緊實、脆甜稍酸,由于晚熟積累養分較多,最耐長期貯運,冷藏或氣調貯藏可達7~8個月。其中國光、富士及紅富士系列品種最耐貯藏,采用適合的貯藏場所,可以實現周年供應。

           

          蘋果常用的貯藏方式主要分為冷庫、氣調庫、土窯洞、通風庫等。蘋果主要貯藏方式及最佳貯藏參數見表7。

           

          1)冷庫貯藏

          蘋果采后應盡快入庫預冷、貯藏,滿庫后12d內降至適宜貯藏溫度。裸果貯藏,庫內相對濕度應達到95%~98%;塑料薄膜小包裝或大帳貯藏的庫內相對濕度在80%~90%。多數蘋果小包裝袋厚度0.03mm~0.06mm;富士蘋果小包裝袋厚度0.015mm~0.02mm。一般小包裝的裝量為5kg~15kg。

          2)氣調庫貯藏(CA

          貯藏期在6個月以上或冷害敏感的蘋果品種,氣體組成一般氧氣2%~3%和二氧化碳2%~3%(富士蘋果<1%)。主要蘋果品種的氣調貯藏參數見表8。

           

          3)土窯洞貯藏

          利用煙筒或風機強制通風,當氣溫低于庫溫(未達到最適貯藏溫度)時通風,高于庫溫時密封門和通風口,主要是降溫、保溫、防凍。土窯洞內果實采取小包裝或大帳自發氣調貯藏,并防止二氧化碳傷害和鼠害。

          4)通風庫

          利用風道對流或強制通風降溫,其中強制通風量為單位時間內庫內容積15~20倍。庫內果實采取小包裝或大帳自發氣調貯藏,并防止二氧化碳傷害和鼠害。

          (六)運輸

          在采收以后和出庫后的運輸過程中,均應輕裝輕卸,適量裝載,行車平穩,快裝快運,運輸中應盡量減少振動。運輸過程中應保證適當的低溫,以3~10℃為宜,運輸時間短,可不采取保濕措施,長途或遠洋運輸時果實需采取保濕措施,并采用通風的方法防止有害氣體累積造成果實傷害。長途運輸和大規模運輸宜采用冷藏集裝箱或氣調集裝箱,短途運輸可采取普通貨車運輸。裝運蘋果的車、船應清潔、干燥、無毒、便于通風,不與有毒、有害物質混裝混運。

          腳注信息
          東營奧科冷庫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15044845號-1      聯系方式:0546—8227380      東營奧科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東營市東城經濟開發區

          魯公網安備 37050202371028號
          成在线人在永久免费视频播放